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充分運用“四下基層”成功經驗,持續解民憂、順民心,著力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11月14日上午,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代主任肖小英赴清涼鎮開展“四下基層”一線接訪暨“河長日”活動,現場辦公問需,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研究解決信訪問題。 河長巡河“詢”問題·守護綠水青山 清涼鎮以每月“河長日”為契機,把開展主題教育與推動實際工作有機結合,組織全體機關干部下沉一線,深入漁溪村生態公園開展“河長日”活動,各村同步開展“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 一線參與 鎮主要領導一線攻堅,包鄉鎮領導、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代主任肖小英下沉活動,沿溪巡視河道生態保護情況,并與干部群眾、志愿者一起手持垃圾袋、鴨嘴夾等清潔工具,清理河道兩岸雜草、生活垃圾等,以身作則、投身勞動,勉勵大家爭做“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的倡導者、踐行者,共護水清岸綠、共建美麗家園。 攻堅督戰 針對清涼鎮本月列入“河長日”工作重點的漁溪村枇杷灣河道污水管網項目施工占用河岸事件,肖小英一行實地查看情況,協商解決方案,督促施工單位盡快回填河岸土方,同時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肖小英強調,要加強河湖精細化治理管護,抓好排污口監測、溯源工作,確保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要關注跨區域治水歷史遺留問題,主動協調兄弟鄉鎮聯合巡河,加強跨界河流協同治理;要豐富“河長日”行動內涵,結合主題教育,統籌抓好為民辦實事、各重點項目建設等工作。 一線接訪“解”民憂·回應群眾關切 肖小英一行前往漁溪村村部會議室現場接訪信訪群眾,聽取村民反映新建護岸、道路硬化等生活訴求,詳細了解相關問題,并與有關鎮村干部研究解決辦法,提出明確處理意見和辦理時限。同時,向漁溪村支部書記了解村財收入、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等情況,沉到一線、解剖麻雀,理思路、解難題、謀發展。 肖小英強調,黨員領導干部要把破難題、促發展,辦實事、解民憂作為現場辦公的重要內容,緊盯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問題,現場研究、現場指導、現場協調,把問題解決在一線、矛盾化解在一線、工作落實在一線。要定期梳理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及時確定服務群眾的任務清單,跟蹤形成任務落實的效果清單,落實“民呼我為”、“接訴即辦”機制,并總結有效做法,把好經驗好做法轉化為長效機制。 四下基層“踐”初心·實績護航發展 自先行融入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來,清涼鎮把“四下基層”作為重要抓手,“實”字落腳,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高質量發展成果檢驗主題教育成效。 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 創新學習載體,“文藝+理論”將主題教育學習內容、黨的創新理論、移風易俗等知識通過閩劇快板形式進行宣講,既有理論“高度”又有民生“溫度”。充分發揮福州市第一支工農紅軍游擊隊駐地舊址文化點輻射帶動作用,謀劃1條主題研學線路,制定3個主題教育特色課程,包含紅色文化、憶苦思甜、美麗鄉村等元素,打造行走的實景課堂,讓主題教育政治味更濃、實干味更強、鄉土味更足。截至目前,已依托主題研學路線承接各級黨政機關研學活動13場次。 調查研究下基層 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將調查研究作為決策部署、推動落實的重要路徑。鎮主要領導堅持問題導向,多次前往中華技師學院、星火研學館、三環路征遷地等重點項目現場,直奔問題去、帶著問題學、對著問題改。常態化開展“千名干部下千企”活動,聚焦企業“操心事”,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切實把調查研究轉化為推進工作、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 信訪接待下基層 深化“開門接訪、進門約訪、登門走訪、上門回訪”工作機制,將信訪工作送到群眾“家門口”。肖小英定期前往清涼鎮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回應群眾關切。鎮村干部常態化開展下訪接訪32次,化解各類訴求101件,調解各類矛盾糾紛82件,成功受理12345平臺訴求107件,化解率100%,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問題不上交”。 現場辦公下基層 在一線辦實事、到現場抓落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協調解決古岸村護岸沖毀、清涼村河道淤積、村尾村中華技師學院配套設施建設、嶺下店村排污口畜禽養殖、各村主題教育開展、鄉村振興“六個一”先導項目推進等一系列堵點難點問題,化“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集中研究解決措施,在解民憂、紓民困過程中持續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 下一步,清涼鎮將不斷延伸主題教育工作觸角,持續創新“河長制”“五社聯動”“領導干部四級包干”等特色工作機制,踐行“四下基層”、弘揚“馬真精神”,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更好地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