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政場】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入選單位代表時勉勵他們再接再厲,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為特征的“楓橋經驗”,經歷了60年的實踐發展,內涵更為豐富?;趯Α皸鳂蚓瘛卑l源地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以及周邊鄉鎮的實地調研,筆者認為,當地實踐拓展了“楓橋經驗”的深度和廣度,展現了共治攢合力、共建匯動力的新風貌。 “楓橋經驗”的基底在順遂民聲民情民意的治理,“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是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解決矛盾糾紛。把解決矛盾與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結合起來,讓人民群眾在有安全感的基礎上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動“楓橋經驗”在新時代展現出歷久彌新的魅力。 共治攢合力:“楓橋經驗”的新深度 化解基層社會矛盾是“楓橋經驗”的基底。諸暨的基層治理實踐,通過將事后反應式的治理轉變為事前預判、預防式的治理,拓展了“楓橋經驗”的深度。這種治理方式不僅繼承了“楓橋經驗”的傳統,即依靠人民群眾、集合基層力量實現有效治理,還形成了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調動多方力量參與的“共治”格局。 對新生矛盾快速反應,將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實現矛盾調處高效性。楓橋鎮探索實施矛盾糾紛一站式解決方案,多措并舉提升糾紛調處效率。一是力量集中,通過建設鎮級社會治理中心,讓涉及矛盾糾紛調處的相關單位形成協同優勢。二是功能集成,整合風險研判、應急管理、監管執法、村級治理指導等功能,形成一站式高效工作架構。三是數據集中,通過開發與應用“浙里興村治社”數字平臺,匯集關聯數據和社會治理信息,實現糾紛信息全量歸總和一網通辦。四是對癥下藥,對日常事件、應急事件、重要事件以及疑難事件“四事分治”,實時流轉至對應部門,多管齊下將矛盾化解于萌芽狀態。 對潛在矛盾提前布防,將矛盾消弭于未然,實現治理前瞻性。楓橋鎮通過規范治理機制和動員治理力量,實施精細化管理,將處置預案提前部署在矛盾發生前。在規范治理機制上,借助數字化手段,保障事件處置規范及協同分工有效。利用“浙里興村治社”數字平臺,提前做好鎮村兩級規劃部署、任務分發、流程管理和應急預案,實現“任務一鍵下達、事項一屏掌控”。在動員治理力量上,構建“村(社區)-網格-微網格”三級管理架構,納入社會組織和村民等主體,形成多元主體參與的基層治理新局面,將矛盾遏制于未發。 對矛盾誘因主動研判,掌控矛盾醞釀的場景和因素,實現治理深入性。楓橋鎮把社會經濟發展中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作為抓手,消除其中可能誘致矛盾發生的關聯因素。一是通過基層法治教育,規范社區日?;顒?。通過“1963法潤”直播、楓橋式共享法庭、楓橋法治講堂等活動大力開展基層普法宣傳,形成依法辦事的良好風氣。二是對矛盾誘因提前研判,“一事一議”進行化解。如當下自建房屋影響他戶采光是基層產生矛盾糾紛的誘因之一。楓橋鎮杜黃新村組織基層調研,對宅基地進行劃片規劃,公示說明特定區域的樓高限制,從源頭化解可能產生矛盾的因素。同時,結合專家論證、公眾參與、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將矛盾產生的風險控制到最低。 共建匯動力:“楓橋經驗”的新廣度 化解基層社會矛盾是為了保障人民群眾在實現發展、追求美好生活過程中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楓橋鎮引入多元社會主體參與共建,持續匯聚多類型資源,為基層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做好民生服務,滿足群眾日常需求,凝聚發展共建的向心力。如楓橋鎮楓源村聯動金融、工商、交管、醫療等部門,為村民提供便捷服務通道。在村黨群服務中心,村民可申請金融貸款、咨詢法律事務,一些常見疾病的問診和開藥也可在此通過數字終端遠程實現。村民在村服務中心能辦理的大小事務達280余項,比5年前增加100多項。村民完全可以“辦事不出村”、“小病村中看”。杜黃新村設置黨員服務崗、綜合業務窗口等便民服務通道,專門解決村民的日常需求,實現“只進一扇門,只找一個人,辦成一件事”。 育好先進文化,轉變基層觀念行動,培育發展共建的原動力。楓橋鎮讓“楓橋精神”進生產、入生活,營造良好發展氛圍,鞏固發展成果。在產業經營方面,杜黃新村通過宣介土地流轉的益處,改變了村民分散作業的傳統經營理念,建立起了集中資源、明確分工的經營文化。在基層事務參與方面,楓橋鎮推廣“問議辦評”方法,村每月12日與群眾溝通座談、答疑解慮,改變“各掃門前雪”的風氣,調動群眾參與基層發展和治理的積極性。在法律法規鄉規民約方面,楓橋鎮通過法治宣傳教育、提供法律服務,引導日常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依法依規進行,營造崇實尚德和尊法守法的社會氛圍,凝聚多元共建主體的共識,實現基層社會的自我治理、自主發展。 (作者:邱澤奇、喬天宇,分別系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數字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