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
  •  永泰風景3
  •  永泰風景2
  •  永泰風景
  •  水天一色
  •  梯田豐韻
  •  大洋洋尾寨
  •  云頂天池
當前位置: 永泰新聞網>縣域文化>永泰莊寨>最新報道> > 正文
“袖珍”山村綠意濃 守得古樸留鄉愁
2019-11-13 15:07:37 來源: 永泰新聞網  責任編輯: 陳麗芳   手機版

  “就剩我們后元宮村還在,其他4個都荒廢了?!闭驹谝蛔∩桨?,陪同的小溫告訴我。 

 這里是永泰縣梧桐鎮后溪村后元宮自然村,小溫的家就在這里。近段時間,他在為家鄉申報“中國傳統村落”而奔忙。 

 后溪村原有包括后元宮在內的5個自然村,最近二三十年來,其他4個自然村的村民陸續外遷后,再也沒有回歸,村莊也先后湮沒廢棄在荒草雜樹間,只有后元宮村頑強地生存下來。眼前這些依山傍水建成的古民居,以及那些祖輩流傳下來的傳統民俗,讓人可以穿越時光隧道,領略那時古樸的鄉村風貌,感受濃得化不開的鄉愁! 

“袖珍”山村     

 明天啟年間(1621年~1627年),溫氏祖先從一山之隔的仙游縣高陽村遷至后元宮村。從此,無論歲月如何流逝,世事如何變遷,溫氏一脈就在此繁衍生息。 

后元宮村戶籍人口僅232人,算是一個“袖珍”山村,但這里有著極為豐富的森林資源,全村面積23902畝,其中耕地115畝,建筑面積30畝,其余全為林地。照此算來,森林覆蓋率竟達驚人的95%以上! 

在中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省份是福建;在福建,永泰的森林覆蓋率名列前茅;而后元宮村,無疑是全國最綠的山村之一! 

大山是慷慨的。春采竹筍,夏覓菌菇,冬榨山茶油,大山養育了祖祖輩輩的后元宮村人。如今,僅采摘苦筍一項,每年就可為村民帶來20萬元左右的收入。 

守住古樸     

清光緒11年(1885年),一條壞消息在村里炸開——溫光都被土匪綁架了! 

溫光都是村里第一個舉人,做過侯官縣令,后提任州司馬,領福州知府銜。土匪獅子大開口,索要贖金5000兩銀子!溫氏族人好不容易湊足銀兩,派出12名精壯漢子,挑著沉重的銀擔,翻山越嶺送到德化匪窩,才把人贖回來。 

因為地處深山,土匪常來襲擾。為防范類似事件的發生,村民在村口建起易守難攻的莊寨,村里也建起好幾座銃樓。銃樓的墻體厚度超過80厘米,墻上開有外狹內闊的瞭望窗,四周鑿有射擊孔。一旦土匪襲來,村民可迅速躲進山寨或銃樓,憑險據守,擊退土匪。 

如今,山寨已經傾毀,幾座銃樓也僅余2座,但村里大部分古民居完好地保存了下來,且全村沒有一座鋼筋水泥房屋,幾乎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清時的鄉村風貌。 

留住鄉愁     

后元宮村還傳承了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較有特色的有四月元帥誕辰社戲、八月中秋鋪路、冬至掃墓以及每月初二、十六做牙祭等習俗。村里手工技藝發達,仍有一批篾匠、木匠、石匠、箍桶匠等手工藝人及地理堪輿傳人等。 

更難能可貴的是,后元宮村民對保留古文物的態度?!拔母铩逼陂g,有幾座古厝被人拆毀變賣;前些年,村里一棵百年桂花樹被毀。對這兩件事,村民至今耿耿于懷,大嘆可惜! 

為了守護大山,村里還安排了6名護林員,每天巡山不輟。他們,小心翼翼守護著祖先留下的豐厚遺產,守護著養育他們的大自然。 

這里不僅有大山,還有一座庫容量極大的水庫;這里還是革命老區,村口立有一塊由福建省老領導程序題寫的“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的石碑。 

村民們也有期盼。他們盼望通往大山之外的山路能夠拓寬,盼望那條跨越青龍溪的危橋能夠改建,盼望在留住鄉愁的同時,也把日子過得更加富足、美好?。ㄓ浾?趙金華 通訊員 溫振湖/文 張培奮/攝)



分享: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永泰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永泰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永泰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未注明“來源:永泰新聞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永泰新聞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相關閱讀
    [更多]永泰新聞
    [更多]國際新聞
    [更多]國內動態
      
    老人把我添到了高潮A片,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