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虔誠的朝圣者,我們一行風塵仆仆,終于來到了紫山。 紫山,如一尊巨佛,矗立在天地之間億萬年,在巍巍峨峨的氣勢中,又隱著一副慈祥與安然。即便是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山里人,也深深震撼于他的偉岸與胸襟。 站在紫山的胸懷間,我屏住氣息,默默打量著眼前的這位長者,似乎有一種相看兩不厭的情愫。山眉間傳來習習清風,那是紫山對我的絮語,他說,你終于來了! 是的,我來了!我在心里默語。 但我仍不敢大聲將我的興奮傾倒出來,只是凝望著他,凝望著他……許久,才長長舒了一口氣——那是高山仰止的一聲喟嘆! 紫山把自己的胸懷敞開成一把太師椅,這把“太師椅”坐北朝南,東西兩側微微隆起兩道小山坡,顯得端正平和,那是他的“扶手”。西面的山坡有一片原始叢林,生長著十幾棵名貴樹種——紅豆杉,還有楠木、長松、天杉、油杉等。走進這片林子,你瞬間會感覺走進了歷史的深處;踩著由經年累月的落葉堆積而成的松軟的地面,你仿佛踩著歲月的積淀。那些古木的枝干如盤虬臥龍,枝葉形似擎天雨蓋。它們或凌云而上,直指參天;或旁逸斜出,俯仰生姿。它們一站就是一千多年,它們已經成為樹的精魂!千百年來,它們飽嘗風刀霜劍,歷經雷打電擊,它們面容滄桑,皮開肉綻,殘肢斷臂。有一株楠木,樹心完全中空,但它依舊頑強地綠著,而且虛懷以待,讓遠道而來的客人探身進入它的心胸,去傾聽它講述了一千多年的故事。這些千年老樹啊,它們從來不曾想過要背離這座大山,它們終年守護著這片土地,這是它們的承諾,或許,它們還想著與它們蔭蔽下的每一個生靈,一起地老天荒! “太師椅”靠背的山巔脈絡柔和,一點也沒有險峻、突兀的做派,上面生長著清一色的篁竹,成片成片的竹林綿綿密密地織在一起,起伏成浪濤澎湃的竹海,連接著天際。夏初的竹葉青翠欲滴,在陽光的映襯下,又泛著點點金黃,如一幅妙手丹青,與天相吻。 而“太師椅”的胸懷上,則安臥著紫山村。從宋朝楊氏先祖遷居到這里,距今,這個村落已經歷時一千多年了,紫山以他肥沃的土壤和開闊的胸懷,繁衍生息了世世代代的子孫。這些錯落的民居中,地勢最低也最為醒目的一座叫龍山堂,它是楊氏的宗祠,也是閩贛省委舊址。在今天許多人的印象中,閩贛省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詞。我懷著好奇之心,參觀了龍山堂。龍山堂的東西兩個廂房作為閩贛省委舊址展覽館,里面陳列著大量珍貴的文史資料,在我們的向導楊主任的解說中,我的思緒飄到那段光輝又悲壯的歷史…… 紅軍長征開始后,閩贛省委被迫多次轉移,最后渡過大樟溪,進入了蒼蒼茫茫的紫山,龍山堂成了閩贛省委所在地。從此,星星之火開始在紫山燎原,開始在永泰燎原;從此,紫山就開啟了他英雄的篇章。由于叛徒出賣,革命失敗了,在數次與敵人的斗爭中,共有三十多位戰士的忠魂長埋紫山。紫山有幸,用寬廣的胸懷安眠著這些來自他鄉的英雄,而英雄的鮮血也染紅了這片青山,英雄的靈魂也在這片熱土播下了種子。在解放戰爭時期和建國之初,先后有六位紫山的楊家兒女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腳下的這座英雄的青山,孕育出了青山的英雄! 我陷入深深的感慨與思索中,當向導解說完,大家紛紛拍照留念之際,我竟不知不覺穿過弄堂,欲在樸素的青瓦木屋旁,籬笆田園間,去尋找英雄的蛛絲馬跡。 然而,很遺憾,目之所及,與我所見之永泰其他窮鄉僻壤,并沒有很大區別。土木結構的民房,樸素里夾著些破舊。瘋長的青苔占領了廳堂的每個角落,有些野草放肆地蔓上土墻。一個花臉的娃娃鼻尖懸著鼻涕,正用怯怯的目光打量著我們一行。一個年逾古稀的老奶奶,戴著斗笠,拄著竹杖,顫顫巍巍地驅趕偷吃她菜園的雞群。一個瘦骨嶙峋的老大爺,正揮著鋤頭,烈日之下在田間勞作……這一切都太熟悉不過了。我想,這哪里是什么英雄村,這分明是又一個“空心村”!村里除了老人和小孩,年輕人、中年人都已經拋棄了家園,外出打工掙錢了。我知道,隨著農耕文明的消逝,農村的破敗似乎無可避免,農村的振興前路漫漫! 英雄遲暮,紫山已老??! 正當我感慨萬千之際,楊主任說,他要帶我們去參觀有機茶園。我們來到茶山,眼前一亮,豁然開朗。幾千畝的茶園,覆壓壓地從山間一直綿延到山腳,層層疊疊;成千上萬株茶樹榛榛莽莽,郁郁青青。茶樹們個個精神抖擻,綠意蔥蔥,除了“綠”字,你實在再難找出另一個字來形容。只是他們在黃土地的烘襯下,綠得樸實無華,綠得一絲不茍,綠得青春年少,綠得生機盎然。 楊主任說,為了致富奔小康,建設新農村,除了種植有機茶園,鄉里正著手在紫山實施蜜蜂養殖、林下養殖等項目。他說的時候,豪言壯語,眼里滿含著希冀的光。 我不禁打量起眼前這位壯實的中年向導,他全名楊新厚,土生土長的紫山人,現任洑口鄉文化服務中心主任。他在解說閩贛省委舊址的時候,他在介紹楊氏先祖英雄事跡的時候,都是這樣飽含激情,字句鏗鏘,帶著對家鄉熾熱的愛,對先祖無比的自豪,對未來無限的希望。 我頓時釋然。一切過往,皆為序章!紫山的英雄過往,不正是新紫山建設最雄壯的序章?而像楊主任這樣深深扎根農村的基層干部,他們踏遍青山,雄心未老,守護熱土,壯志凌霄。他們不正是新時代英雄的最好詮釋嗎? 下山的時候,我回望巍巍紫山,他“撐持天地與人看”,何曾老去?我回望密密扎扎的篁竹,他們“咬定青山不放松”,何曾老去?我回望原始林木,他們“繁枝高拂九霄霜”,何曾老去? 紫山不老,英雄不老,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